辰颐物语招商加盟微信: 95585266
欢迎来到辰颐物语,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品尝到最天然而绿色的水果!加盟辰颐物语微商合伙人后,更能体验到辰颐物语团队的卓越!

中国农科院马铃薯创新团队科技种植,撑鼓农民钱袋子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马铃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域都有广泛种植。马铃薯的种植区域与我国贫困地区高度重合,据统计,我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549个是马铃薯主产县,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但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及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创新团队利用自身科研优势,长期致力于科技精准扶贫,从1997年至今,针对贵州乌蒙山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山西吕梁山区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等地的科技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显着。

马铃薯创新团队为贵州毕节市、新疆吉木乃县、河北张家口市、山西吕梁山区岚县等制订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

乌蒙山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毕节地区位于乌蒙山腹地,是国务院设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扶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毕节地区是贵州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作为毕节地区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然而,当地存在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率低、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体系不健全和区域规划不突出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影响了种植马铃薯的广大农民和企业的种植效益。

从1997年开始,马铃薯创新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帮助贵州省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在毕节地区建立了马铃薯原原种快繁中心,开展马铃薯产业扶贫,开辟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2012年,团队带头人金黎平博士受聘毕节市农业产业体系科技顾问,并带领团队上山下乡调研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对调研结果的细致总结和分析,依据当地马铃薯生产特有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品种结构和种植者知识结构,协助毕节市和第一大主产县威宁制订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涵盖了当前现状、发展潜力、生产和推广体系建设、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工程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经过多年发展,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显着。毕节市现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市之一,2000年至2016年,种植面积从233万亩跃升到520万亩,鲜薯总产量从242万吨跃升到718万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比达65%。同时,优化了品种结构和种植栽培模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2016年,威宁县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169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以上。

2010年,马铃薯创新团队为新疆吉木乃县制订了马铃薯种业发展规划,通过优化品种和区域布局、完善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种薯质量控制体系、改善市场流通条件和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加强种业发展,并为当地培训刘晖、巴合提卡力木等5名相关农技和管理人员,经过多年发展,新疆吉木乃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和种植收益逐年提高。

品种资源缺少和科研人才缺乏是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针对这些地区对马铃薯品种资源和科研人才的迫切需求,马铃薯创新团队联合当地单位先后建立了多个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开展品种选育和人才培养工作。2003年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建立马铃薯工作站,2005年与甘肃秦王川农技开发管委会联合建立马铃薯工作站,2012年联合贵州毕节市农科所建立“中国农科院毕节市马铃薯专家工作站”,2017年联合乌兰察布市农科院在内蒙古察右前旗成立马铃薯专家工作站。

资源创新和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经过多年辛苦的工作,中国农科院毕节市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在品种资源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品种资源创新。通过对引进的22949份马铃薯资源材料进行多年多点评价和选择,培育出低代优良品系540份,中高世代抗病、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系94份,合作审定了一个贵州马铃薯新品种中薯20号。在威宁县建立铃薯脱毒种薯扩繁示范区3万多亩,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和新技术30万亩,极大地推动了毕节地区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更新进程,为进一步优化当地马铃薯主栽品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在进行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同时,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毕节市农科所的科技人员全面参加专家工作站的工作,通过科研环节的参与和技术培训,当地科技人员基本掌握了资源评价、育种流程和种薯快繁技术和方法,可以做到独立承担和执行马铃薯主要科研任务。为了提高当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积极鼓励当地科技人员进修学习,为毕节地区培养了第一个马铃薯博士,毕节市农科所实现了中青年一线马铃薯科技成员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形成了年龄有梯队、专业有互补、学历有层次的马铃薯科研团队,为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毕节市农科所李晓川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期满毕业后,作为李晓川的博士生导师,团队带头人金黎平博士亲自送其回所工作,殷殷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2003年和2005年,创新团队分别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和甘肃秦王川农技开发管委会联合建立了马铃薯工作站,对2500余份中低世代材料进行筛选和评价,经过多年工作,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系和品种,其中晚熟鲜食品种中薯21号通过了甘肃省审定,有力地丰富了当地的品种结构。在进行品种选育的同时,注重人才交流和培养,先后在宁夏举办5次培训班,培养510余百名技术人员,为宁夏泾源农技推广中心在职培养了于仙萍一名“西部之光”学者。

风餐露宿,“黑”成为团队标志。在宁夏进行技术服务和推广期间,为了节省时间,金黎平博士和她的团队成员在固原山区常常带着干粮下田,中午在田间地头简单吃几口,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就接着干,这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回到住地也顾不上休息,而是连夜整理资料。有报道称“他们的脸晒得比马铃薯还黑。在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金黎平尤其黑出了‘水平’”。

马铃薯产业,撑鼓农民钱袋子。经过多年工作,如今宁夏的马铃薯产业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由2004年的107万亩发展到250多万亩,价格也由几分钱涨到几毛钱,马铃薯已由温饱作物变成了创收致富作物,成为宁夏固原地区脱贫致富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撑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2017年,研究团队又联合乌兰察布市农科院在内蒙古察右前旗成立了马铃薯专家工作站,以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为研究内容,以提升当地马铃薯科研水平为手段,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以乌兰察布为中心辐射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面向广大种植户和种植企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工作。

河北坝上地区,集中了4个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贫困地区。坝上地区气候冷凉,积温少,有效生育期短,马铃薯是当地主要支柱作物,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2000年开始,研究团队与当时的坝上地区农科所合作,建立了坝上马铃薯育种基地,进行新品种选育及育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

经过多年的辛苦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坝上马铃薯基地规模已从最初的10多亩发展到了1300余亩,常年种植和评价各类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60000余份,先后选育出了中薯18号等6个马铃薯新品种,其中中薯18号高产抗病,种植面积近年来迅速扩大,丰富了我国马铃薯品种结构,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经过多年发展,坝上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作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科技扶贫的主战场,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把文章写在了大地上,把成果写在了农民的账本上,把爱心散播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把奉献留在了祖国贫困地区!马铃薯块茎深藏于泥土,地上平淡无奇,地下却蕴藏着硕果,这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的写照。一代又一代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心中装着农民,脚下踩着大地,双手做着科研,践行着“扎根土地、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马铃薯精神。有了这样一群从事马铃薯事业的人,既专注于科研,又承担着科技扶贫的社会责任,马铃薯产业明天会更好,小康路上大家一起奔跑!

我也留言

*

*


扫描二维码